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k8凯网站名称官网!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工业地坪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k8凯发官网版工业园88号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13800000000

k8凯发官网app下载,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低空经济侧记

发布时间:2025-03-25 08:18:24人气:

  k8凯发版官网,k8凯发版官网,低空应急产业从“试验田”迈向“示范区”,更彰显了其在政策引领、场景创新、聚合上的独特优势。活动现场,东南航空无人机智能机库装配生产线个低空经济项目集中签约,系留照明、M190无人机振翅高飞,一幅“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1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继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定义为“新的增长引擎”之后,低空经济迎来蓬勃发展。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作为全市区域发展增长极,正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锚定“低空+大应急”赛道,率先布局低空经济蓝图。

  三明生态新城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立足自身禀赋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空经济,三明生态新城优势明显。三明生态新城位于闽中交通枢纽,距三明沙县机场仅7公里,拥有福建省中部最优的3000米以下净空条件,通航飞行时间占全年90%以上。目前拟划设的16个G类空域飞行条件和气象条件良好,均满足空管运行和空防安全的要求,满足目视飞行条件,可用于执行应急救援以及城市管理、森林、河道、道路等巡查作业。

  去年6月,省应急管理厅“福建省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在沙县机场正式授牌,并在我市开展无人机空地一体体系建设项目试点,为低空应急产业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

  同月,生态工贸区管委会便联合发改、机场、电信等多部门,组团赴南京参加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主动对接行业头部资源,为园区发展低空经济绘制路线图。

  为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脉搏,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管委会组织多批次专项考察组,先后赴深圳、珠海、广州、苏州等地,走访低空经济领域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围绕产业生态构建、应用场景开发、政策创新机制等核心议题开展系统调研。通过现场考察、数据比对、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梳理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形成具有战略价值的考察报告,确定了低空应急产业的发展方向,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024年10月,生态工贸区管委会印发《三明生态新城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这是我市范围内首个专门面向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政策,从支持企业落户、融资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到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为低空应急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此外k8凯发官网app下载,,发挥京闽科技合作渠道优势,积极对接中关村优质创新资源,与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三明生态新城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以“设施建设、场景驱动、产业集聚、科技引领”为抓手,聚焦低空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领域,加快构建“1+5+5”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在强化政策支撑的同时,生态工贸区同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管委会与中关村资本、中关村信息谷联合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亿元;与中关村科技租赁共同设立三明低空经济融资租赁中心;与兴业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授信额度k8凯发官网app下载,,解决低空经济企业融资难题。

  为确保产业推进效率,管委会组建低空应急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政策研究组、项目招商组、基础设施组、场景应用组等多个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月17日,专班在走访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准备引进高新设备和技术,新建1条系留照明无人机及智能机库装配生产线,但让人头疼的是,目前厂房的地坪条件还不能满足生产线建设,解决这一难题迫在眉睫。针对企业需求,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协调厂房建设有关单位立即推动厂房地坪改造工程,通过集中力量攻坚、全程跟踪督办,提前完成地坪改造工作,切实满足了企业生产线建设需求。

  在空间载体建设上,坚持“工业上楼”理念,打造三明中关村智慧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规划用地约800亩,首动区约55亩,主要建设4幢多层厂房、2幢宿舍;二期约46亩即将动工建设。可根据企业需求个性化设计,让企业实现“轻资产入驻、拎包式生产”,吸引越来越多低空经济企业抢滩登陆。

  政策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园区已落地福建东南航空、福建海丝数字、三明索富泵业等多家低空经济关联企业;联动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引进浙江白领氏、福建和翔福宁等通航企业入驻三明沙县机场,执行省级应急救援驻防任务。

  3月18日,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指挥控制中心内,“00后”无人机飞手罗春燕正远程遥控无人机巡飞。随着她在电脑上远程操作,位于宁化县的一个机库缓慢开启,匣内飞机自动完成加装电池动作,桨叶开始迅速旋转,无人机平稳精确地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自主巡检,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同步出现航线的图像视频。

  福建东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园区低空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工业级无人机全自动化飞行系统软硬件设备的研发、智造、销售与服务,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的无人机产业生态。在省应急管理厅及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开展三明市无人机空地一体化体系建设,实现全域“天眼”覆盖,打造全时段应急救援“5分钟时效圈”。

  “我们在沙县宁化两地进行智能机场网格化部署试点工作。每台机场可覆盖约100平方公里范围,已在宁化县部署20套、沙县区部署16套,覆盖沙县区12个乡镇,达全县80%的面积,覆盖宁化县16个乡镇,达全县85%面积。可应用于应急、公安、林业、水利、交通和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东南航空总工程师杨道水介绍道。

  “小”机场发挥大作用。去年2月,宁化县石壁镇G72高速附近发生山火,智能机场接到通知立即响应起飞,配合相关部门对山火火势进行监控,并把无人机监控的实时画面回传至指挥部及省、市应急指挥中心,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进行指挥调度。

  去年6月,三明多地迎来持续降雨,出现不同程度灾情,无人机成为了连接汛期和指挥中心的重要枢纽,配合沙县、宁化等地防汛及日常巡查270余次,对汛期危险桥梁、河道、水库洪涝进行检测,泥石流灾害救援等,有效支持了救灾减灾工作。此外,机上携带的喊话器还引导人员疏散,多次劝阻了汛期前往河道的钓鱼爱好者。

  3月21日,东南航空无人机智能机库装配生产线正式开工,这是福建省首条系留照明无人机及智能机库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系留照明无人机及配套智能机库600台(套),预计年产值3亿元,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当前,园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愈发完善,已初步达成低空飞行器检验检测中心落地意向,并逐步开放全市应急处置、医疗救护、消防救援、线路巡检、农林植保等应用场景,实现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城市立体”的全方位跃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抢抓战略机遇,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加大招商力度、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低空应急产业发展先行区、集聚区、示范区。”生态工贸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政策赋能到场景创新,从项目集聚到链条延伸,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正以“低空经济”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展翅翱翔,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蓝天力量”。

推荐资讯